孟祥桐头像

孟祥桐

副教授

研究方向:功能碳材料的制备及在太阳能利用和电催化合成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

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10 访问

  • 电子邮箱: mengxt@mail.buct.edu.cn
  • 办公地址: 工程楼301

个人简介

孟祥桐,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学名师,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从事功能碳材料开发及光热/光电转换、电化学合成的应用基础研究。2018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交流学习。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Adv. Mater.、Angew. Chem.、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Catal.、Nano Energy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荣获首届“化工与材料”京博博士论文奖铜奖、石化联合会-Clariant可持续发展青年创新奖等荣誉。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杰出审稿人。目前担任物理化学学报、Carbon Energy等学术刊物的青年编委。

教育经历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 学历
2016-09-27 2018-03-19 佐治亚理工学院 博士研究生结业
2012-09-01 2018-09-30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起始年月 截止年月 所在单位名称
2019-05-01 至今 北京化工大学
2018-10-08 2019-04-30 大连理工大学

社会职务

1、中国新材料发展产业联盟能源材料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

2、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会员、中国颗粒学会会员;

3、ACS Catalysi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刊物常驻审稿人;


社会活动

研究领域

1、功能碳材料的开发及微纳结构调控;

2、太阳能利用技术中(光热转换、光电转换等)碳基关键材料的设、构筑及性能研究;

3、碳基催化剂的创制及其电催化小分子物种(I3-、N2/NO3-、CO2、醇类等)性能研究。



本科生课程

课程名称 开课学年 课程总学时 选课人数 课程性质
化工原理(I) 2023 44 101 专业必修
化工原理实验 2023 24 24 实践环节必修
化工原理(I) 2022 44 84 专业必修

研究生课程

课程名称 开课学年 总学时 开课方式
工程伦理 2024 32 A公共基础课
工程伦理 2023 32 A公共基础课
工程伦理 2023 32 A公共基础课

校级项目

纵向项目

  • 1. 浆料流体储能关键材料设计合成及功能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时间:2024-01-01 至 2028-12-31
  • 2. 基于碲掺杂策略制备富缺陷石墨烯及其电催化I3-还原性能 ,其他研究项目,项目时间:2023-12-01 至 2026-03-31
  • 3. 煤基功能碳材料智能高效合成与多维结构调控方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时间:2022-12-01 至 2025-11-01

横向项目

  • 1. 煤基先进碳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项目时间:2024-01-05 至 2024-06-08
  • 2. 承接“煤焦油/煤沥青绿色化高附加值利用的新方法研究”的产业化应用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项目时间:2022-01-01 至 2024-12-31

论文信息

[+][-]代表性论文
[+][-] 2030年
[+][-] 2029年
[+][-] 2028年
[+][-] 2027年
[+][-] 2026年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2023年之前

软件著作

专利

  • 1. 一种铜基MOF催化剂及碳包覆铜基MOF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913865A
  • 2. 一种具有阳离子空位的CoSe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3. 一种具有阳离子空位的CoSe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4. 钴基尖晶石Cu-(0.7)Co-(2.3)O-4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荣誉及奖励

  • 1. 煤焦油/煤沥青高附加值精细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4-03-17 00:00:00 ,社会科技奖励 ,一等奖

招生信息

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英语四级>470分、六级 > 440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表现优异的同学,可被推荐到国内外一流科研团队交流学习!

寄语:勤能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