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李晨耕,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博士毕业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可持续化学博士学位)。2022年获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资助,加入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现任《Science Bulletin》、《Carbon & Hydrogen》、《科学通报》期刊特邀编委和青年编委。主要围绕酸催化与金属催化反应机理、分子筛与限域金属催化剂创新设计、物质耦合与能量耦合的过程强化等方向开展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多项企业委托项目。 完整学术经历及文章发表请参见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syCLpRMAAAAJ&hl=zh-CN 长期招收对多相催化反应机理探究、多相催化新材料创制等研究方向感兴趣和/或有相关研究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社会职务社会活动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为多相催化的催化材料设计、催化机理及反应过程强化,主要研究方向介绍如下: 1.新型分子筛基催化材料设计 酸型分子筛催化剂、金属负载分子筛催化剂的创新设计,基于对目标催化反应机理的深入认识,设计特异性优化的分子筛基催化材料。 2.催化机理研究 基于反应动力学、原位光谱、理论计算等手段,明晰催化反应机理,并探索创新设计的催化材料体现其性能优势的原因。从分子层面认识催化反应过程,主要聚焦方向为分子筛限域效应的强弱相互作用协同本质及其对客体分子的影响机制。 3.催化反应过程强化 针对强吸/放热反应特点,通过原位测温、量热、温度场流场模拟等手段,在活性位点-微区-催化剂床层多尺度认识反应热的产生与传热的匹配机制。并针对反应过程特点设计外场强化机制,推动高能耗化工过程的效能提升。 本科生研究生校级项目纵向项目
横向项目
论文信息[+][-]代表性论文
[+][-]
2030年
[+][-]
2029年
[+][-]
2028年
[+][-]
2027年
[+][-]
2026年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2023年之前 软件著作专利荣誉及奖励招生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