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社会职务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ACS 环境化学部会员,并担任 EST Air、 ACP 和 APR 等期刊的审稿人。 社会活动研究领域1、 活性卤素的大气化学及环境效应 活性卤素(如Cl2和氯自由基等)作为一类新型的大气污染物,其会在大气中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和表/界面反应,对一次污染物的降解和二次污染物的生成影响显著,结合外场观测、实验室实验和模型模拟探究活性氯在大气中的生成和去除过程、关键动力学参数以及活性氯对于灰霾和臭氧污染等过程的大气环境效应。 2、 VOCs的氧化降解及其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 环境大气中的VOCs会被自由基(如OH自由基和氯自由基等)氧化降解生成不同挥发性区间的中间氧化产物,如IVOCs、SVOCs、LVOCs和ELVOCs等,氧化中间产物通过气粒分配和冷凝等过程会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同时在NOx存在的情况下会促进臭氧的生成。结合多源质谱、外场观测、实验室(烟雾箱或流动管)和模型模拟探究多源VOCs的氧化降解动力学和氧化产物分布,进一步厘清VOCs氧化降解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贡献,有利于理解大气复合污染的生成机制。 3、 多源质谱在环境大气中的应用 环境大气中有机痕量分子的浓度低、组分多和易损失等特点决定了其检测的复杂性,依据不同离子源对有机分子的特征选择性,结合多种离子源(H2O, CH3I, HNO3, CH2Br2和NH3H2O等)质谱仪探究城市大气中不同挥发性有机分子的污染特征、来源和生成途径,建立有机分子全挥发性区间的数据库,探究其对新粒子生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贡献。 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校级项目纵向项目横向项目
论文信息[+][-]代表性论文
[+][-]
2030年
[+][-]
2029年
[+][-]
2028年
[+][-]
2027年
[+][-]
2026年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2023年之前 软件著作专利荣誉及奖励招生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