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磊头像

葛磊

讲师

研究方向: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 部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ORCID:
  • DBLP:

10 访问

  • 电子邮箱: leige@buct.edu.cn
  • 办公地址: 高精尖大厦507

个人简介

葛磊,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硕导,202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力学专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担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结构设计专业委员会、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近年来面对重大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装备需求,主要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关技术研究,包括先进成型工艺技术(干/湿法缠绕成型、高性能编织预制体及成型技术);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优化、多尺度力学行为)等,尤其擅长复合材料工艺诱导缺陷的多尺度仿真、优化及性能表征,在复合材料领域Compos. Sci. Technol. Composites, Part BChem. Eng. J.Compos. Struct.Int. J. Mech. Sci.等高影响力国际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1篇(含TOP期刊10篇);申请发明专利13项,授权PCT美国专利2项、发明专利10项。参编学术专著1部、国家标准1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3次。主持教育部联合基金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民口配套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等6项,参与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装备预研领域基金、北京市实验室基金、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20余项。


代表性论文:

1.Ge LZhao J, Li H, Dong J, Geng H, Zu L, Lin S, Jia X, Yang X. A three-dimensional progressive failure analysis of filament-wound composite pressure vessels with void defects, Thin-Walled Structures,2024,199: 111858.

2.Song Y, Liu C, Li H, Xu K, Geng H, Wu H, Zu L, Jia X, Ge L *, Yang X. Optimizing dual-scale wettability of epoxy resin on large-tow carbon fiber via tension-driven capillary wickingComposites Part B2023264110936.

3. Ge L, Li H, Zhang Y, Zhong J, Chen Y, Fang D. Multiscale viscoelastic behavior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with pore defects.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217:109114.

4. Ge L, Li H, Gao Y, Lou R, Liu K, Zhong J, et al. Parametric analyses on multiscale elastic behavior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with pore defect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2; 287:115332.

5. Ge L, Li H, Zhong J, Zhang C, Fang D. Micro-CT based trans-scale damage analysis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with pore defects.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211:108830.

6. Ge L, Li H, Zheng H, Zhang C, Fang D. Two-scale damage failure analysis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considering pore defect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1; 260:113556.

7. Ge L, Zheng H, Li H, Liu B, Su H, Fang D. Compression behavior of a novel sandwich structure with bi-directional corrugated core.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21; 161:107413.

8. Ge L, Li H, Liu B, Fang D. Multi-scale elastic property prediction of 3D five-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considering pore defect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0; 244:112287.

9. Ge L, Jiang W, Wang Y, Tu S-T. Creep-fatigue strength design of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by a homogeneous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18;146–147:221–33.

10. Ge L, Jiang W, Zhang Y, Tu S-T. Analytical evaluation of the homogenized elastic constants of plate-fin 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17; 134:51–62.

 

部分授权发明专利:

1. DESIGN METHOD FOR CREEP-FATIGUE STRENGTH OF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PCT美国专利:US 10289772 B2

2. METHOD FOR HOMOGENIZING THE COMPOSITIONS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OF NICKEL-BASED MATERIAL BRAZED JOINTS, PCT美国专利:US 10858724 B2

3. 一种正交波纹夹层结构的等效弹性模量预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201811444469.9

4. 一种紧凑高效换热器芯体及其焊接工装,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036448.2

5. 一种换热器芯体的扩散焊工艺,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036447.8

6. 一种镍基材料钎焊接头成分与力学性能均匀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238526.7

7.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的蠕变疲劳强度设计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201610984992.5

8. 板翅式换热器的均匀化设计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ZL 201610984991.0

9. 用于确定板翅式换热器力学参数的方法及其应用设计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201610985659.6

10. 一种使用新型换热器的高效VOC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流程,国家发明专利:ZL201610974246.8

 

代表性项目:

1.教育部联合基金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23-2025,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3-2026,主持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2024,主持

4.民口配套项目,2023-2025,主持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主持

6.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参与

7.教育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23-2026,参与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2024,参与

 

荣誉及获奖:

1.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结构设计专委员会专家委员

2.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专委会专家委员

3. 中日韩碳材料会议最佳POSTER奖,2023

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奖,2021

5.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奖,2019

6. 校优秀学位论文奖,2018

7. 国家奖学金,2017


教育经历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 学历
2018-09-01 2022-07-01 北京理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2015-09-01 2018-07-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硕士研究生毕业
2010-09-01 2014-07-01 扬州大学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社会职务

担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结构设计专业委员会、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社会活动

研究领域


1. 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干/湿法缠绕成型技术、高性能编织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及其高性能基础材料体系构建(高性能树脂)

2.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备与性能表征,包括缠绕复合材料结构、纺织复合材料结构、点阵/波纹夹层结构及3D打印复合材料结构等

3. 复合材料多尺度力学与结构优化设计,包括力学性能理论预测模型及本构模型推导、子程序编写、多尺度建模及数值仿真技术等

4. 复合材料全过程无损检测/监测技术,包括基于微CT的复合材料微//宏观结构重构与表征、FBG原位监测技术


本科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

校级项目

  • 1. 干法缠绕复合材料工艺诱导缺陷模型构建及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项目时间:2024-03-01 至 2024-12-01

纵向项目

  • 1. XJZ2025020010 ,国务院其他部门,项目时间:2024-12-01 至 2028-12-31
  • 2. 多尺度缺陷诱导下干法缠绕复合材料损伤失效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时间:2024-01-01 至 2026-12-31
  • 3. XJZ2024030030 ,主管部门科技项目,项目时间:2024-01-01 至 2028-12-31
  • 4. XJZ2024010006 ,主管部门科技项目,项目时间:2023-12-01 至 2026-12-31
  • 5. XJZ2024020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时间:2023-12-01 至 2025-12-01
  • 6. XJZ2024010003 ,主管部门科技项目,项目时间:2023-08-01 至 2025-08-01

横向项目

论文信息

[+][-]代表性论文
[+][-] 2030年
[+][-] 2029年
[+][-] 2028年
[+][-] 2027年
[+][-] 2026年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2023年之前

软件著作

专利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

招收材料、力学、机械、计算机背景的硕士、博士研究生